產品經理不專業的4個原因

以前在媒體業時,我也曾經思考過「產品經理為什麼不專業」這個問題,大部分的科技業產品經理在我親身接觸過後,都會覺得這些產品經理對於自己產品的瞭解程度似乎比媒體、用戶還要低,但是,跳出媒體圈、加入科技公司之後,大概就知道怎麼一回事了。

為什麼產品經理不專業?

60 秒看懂本篇文章

不專業

「不專業」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項工作或技能上的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或態度。這個詞可能帶有批評意味,但也可以是自嘲。

例子

當有人在工作中犯下低級錯誤,或未能展現基本專業素養時,可能會被形容為「不專業」。

可以這樣理解

想像你去理髮,理髮師一邊剪頭髮一邊接電話,還不小心剪壞了你的髮型,這就是一個「不專業」的例子。

不專業的表現

  • 態度問題:對工作缺乏認真和責任感。
  • 技能不足:無法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務。
  • 缺乏準備:未能事先做好功課或計劃。

順便學英文

“His unprofessional behavior caused the project to fail.”
他的不專業行為導致了項目的失敗。

懶人包:

  • 產品經理不要只會英文。
  • 產品經理只會壓時程。
  • 產品經理對自己的產品不熟悉、也不想學。
  • 產品經理只是個傳聲筒。

原因一:只要你英文好

專業的產品經理確實存在,尤其是從 RD 轉職過來的。他們在技術理解、評估開發可行性上,往往是團隊裡的「先知」(或者本來就是科班出身)。不過,我也遇過一些所謂「不專業」的產品經理,發現有些人其實是不得已才走上這條路的。

舉個例子,有些人唸完 MBA 回到台灣,因為種種原因,陰錯陽差地進了產品經理這行。就像我親身經歷過的一件事,曾聽過某血汗工廠的產品經理小主管在討論面試者時,關注的竟然是「他的英文是不是比中文還好」。

為什麼英文能力這麼重要?因為這些產品經理常常需要半夜跟各國廠商開會(con-call)。如果遇到美國、日本、印度、甚至以色列的客戶,英文就成了他們最專業的「技能」。在這種情況下,老闆自然優先挑選英文能力出色的人,畢竟能順利跟客戶溝通是最重要的。

如果沒有產品經理能擔任客戶窗口,那只好老闆親自上陣。這時候,根本不在乎產品經理專業不專業,只要有個人能當客戶的「傳聲筒」,能撐住場面就行了。

原因二:只會壓時程

有些產品經理只敢一味壓時程,這背後其實也能理解,因為這通常跟經驗累積有關(甚至有些人還靠外表來撐場面)。但如果無法掌控好出貨或版本的時程,最終受害的往往是產品經理自己,因為整個產品的前、中、後期責任,全都壓在他身上。

產品開發流程中,RD 出版本、QA 測試,產品經理也常常得跟著測(如果公司沒完善的制度的話)。等 QA 出 report,再交給客戶,一旦出包,還得硬著頭皮去面對客戶的指責。而且,產品經理幾乎天天加班,又是罵聲最容易集中火力的對象(想瞭產產品經理一天都在做什麼嗎?參考這篇產品經理的一天)。

所以,為什麼有些產品經理看起來只會壓時程?因為對他們來說,先把版本推出去,再準備下一版修上一版的 bug,才是最快能交差的方式。在這樣的壓力下,「壓時程」就成了他們的生存法則,甚至是唯一能降低風險的選擇。

只會壓時程,這也是產品經理經常被罵的原因之一。

原因三:產品不熟悉也不想學

我曾經遇到一位產品經理,她拿著甲方設計的小主機產品對我說:「那有人把 DVI 和 D-sub 接頭放那麼近的,要是我以前的 RD 看到,肯定會笑死!」

老實說,當下我已經快笑瘋了。如果這真是問題,那那些做 IGP 主機板的 RD 早就全體崩潰,甚至 NVIDIA 和 ATI(被 AMD 收購)也該「自刎」了吧?

當然,這位產品經理確實很厲害,美國前五名研究所畢業,主修「化工」。問題是,怎麼跑來科技業當產品經理?哦,原來她畢業前夕「突然」轉系到「資工」,就這樣成了資工背景。(雖然國外不這麼叫,但為方便理解我用這樣的比喻。)她的問題在於,對電腦零組件的基礎知識異常薄弱,但又不願深入了解。

還有另一位產品經理,是某顯示卡大廠的產品經理。他每次出現在活動場合,都是油頭、氣勢十足地用中英文夾雜著誇自家產品。但實際上,他的顯示卡知識極其貧乏。

有一次,當年幾乎所有拿到原廠顯示卡測試的媒體都反映卡片過熱的問題很嚴重。而這位產品經理居然在十幾家媒體面前說:「我可以用手直接拿剛測試完的顯示卡,應該不會太熱。」

結果現場媒體笑翻,因為大家的手可承受不了超過 80 度的顯示卡。果然,只有這位 PM 有「特異功能」。

原因四:你只是個傳聲筒

沒錯,按照最直接的定義,「傳聲筒型產品經理」就是把別人的需求原封不動地傳達給開發團隊。老闆說了什麼、客戶提了什麼、用戶喊了什麼,他全都一股腦兒直接丟給團隊,自己完全不過腦。

這種人最大的問題是「懶得想」。如果你的團隊裡有這樣的產品經理,那麼累的只會是大家,因為他傳遞的往往只是「資料」,而不是經過整理和思考後的「資訊」。這意味著,真正需要分析、整理、拆解需求的人,變成了開發團隊,而不是產品經理。

解法:要對產品有興趣才行

還記得以前參加主機板或顯示卡研討會的時候,總能見到那些穿著西裝筆挺的男產品經理,或穿著標準 OL 裝、腳踩三吋黑色高跟鞋的女產品經理。他們站在台上,用著發抖的聲音,努力告訴大家自家產品如何比競爭對手更好。

每次聽他們的簡報,我心裡總忍不住想:「他們自己真的懂這些嗎?他們說的內容自己相信嗎?」

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專業的產品經理確實存在,但有些產品經理不專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們對自家產品不懂、不熟,甚至根本沒興趣,也不願意去學

要深入了解產品經理的基本職責和角色,請參考我們的詳細指南:產品經理是什麼?
返回頂端